原标题:【每日读报】补充技能空缺 解决产线难题——河钢矿业开展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专项研修活动纪实
“这次集中学习不仅补充了我的技能空缺,而且解决了产线上遇到的实际难题。听刘少辉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的专题授课,让我很受启发。我要努力传承技艺,将来也要成为一名技能大师。”近日,河钢矿业司家营北区分公司“90后”电工刘琪参加完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专项研修班感受颇深,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更清晰。
日前,河钢矿业首期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专项研修班在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开班,来自司家营北区分公司、机电检修分公司等多家单位的32名学员参加培训,刘琪就是这里面之一。为加快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该公司开展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专项研修活动,致力于形成与当前企业转型发展相匹配的人才结构,为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河钢矿业矿山智慧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工业传感、通用核心控制器等新技术普遍应用于产线,再加上近年来该公司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对外技术服务范围逐步扩大,这些“新形势”都对产线技术职工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打造与当前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提升一线技术职工的能力水平,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围绕现有产线技术职工的工种分布、专业特长、知识结构、技能短板等内容,做了深入的摸底调查。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该公司对产线技能人才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慢慢的升高,高端自动化制造和维(检)修岗位技术人员技能短板越来越明显,培养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型技能人才迫在眉睫。
“明确了‘技能提升方向’,接下来我们就以‘实用、高效’为目标,靶向提高一线职工的专业方面技术水平,一直在优化产线技术人员工种结构。”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培训负责人在对公司周边职业技能院校进行实地考核后,发现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不仅以培养矿山技能人才为重点,并且还有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公司大力培养技能性人才的需求契合度很高。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产教融合的合作意向——河钢矿业将依托该学院装备制造类高水平实训基地和企业大师工作室,面向该公司在岗职工开展定制化高技能研修活动。
为了保证培训取得实效,该公司制订了《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专项研修活动方案》,培训结束前安排了严格的结业考核,由过程性考核、线上理论考核和线下任务考核三部分所组成,参训学员只有在结业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获得对应项目的高技能专项研修班结业证书。
为了让所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生产一线所需技能,该公司将研修课堂与产线实际相结合,鼓励学员将产线难题带进课堂,充分的利用各方智慧,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培训期间,河钢矿业机电检修分公司信息维修工田金良正带领小组成员忙于破碎站下移项目。在自动化系统来进行设备安装试车的关键环节,他发现紧急制动时料仓出现了堵料情况。于是,他将这样的一个问题带到了研修班的课堂上,与授课专家、现场技术能手一起分析。原来,皮带是连锁启停的,连锁时长将近10秒,紧急制动情况下,会有3秒延迟,没有立马停止,导致了料仓堵料情况出现。于是,田金良重新为系统设置了一个紧急制动的信号,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专家讲授、模拟演练、互动交流、学习研讨融为一体的课堂上,我既学到了新知识,又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田金良说。
精准对接研修班学员需求,是这次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专项研修活动的又一特点。河钢矿业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原则制订培训方案,注重反馈过程,除了开班前进行培训需求的摸底调研之外,还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技能竞赛等汇总暴露出的技能短板,动态调整专项培训计划,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在授课过程中,该公司学员们一致反映,在生产实践中,生产现场经常需要操作人员调整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设备的系统参数,但是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对照操作手册机械地输入系统参数,对设备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并不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续的参数优化和设备技改更是无从谈起。
该公司装备制造类高技能专项研修班教学组根据学员们反映的情况,实时增加了PLC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以及wincc(视窗控制中心)画面使用技巧和调整等课程。机电检修分公司的高级技师刘伟高兴地说:“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会了定时器、计数器、顺序功能图的使用方法,而且学习了wincc画面的设计,以及PLC的外部接线,为以后在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做好了准备。”这种点餐式的学习激起了学员浓厚兴趣,大家都表示要将在这次研修班中所学的专业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做的工作中,为公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