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年12月15日,北京市计量院电磁所组织召开了5项地方校准规范的专家审定会。
2021年12月15日,北京市计量院电磁所组织召开了《光纤识别仪校准规范》(京津冀)、《智能电表远程状态评价风险筛查技术规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型天线校准规范》、《医用加速器远程监控计量技术规范》、《林格曼烟气黑度监测设备校准规范》5项地方校准规范的专家审定会。审定会邀请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长城计量技术研究所等多家权威技术机构的20余位专家进行了线上评审。院质量部主任、电磁所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主起草人分别向专家汇报了5项地方校准规范的起草情况,专家组对起草组提交的编制说明、征求意见汇总表、规范报审稿、试验报告和不确定评定报告等进行了逐一审定。与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起草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数据充分、方法科学,同意上述5项地方规范通过评审,建议起草组按照审定意见修改后呈送主管部门。
上述5项地方校准规范紧密结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对支撑计量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民生、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水平具备极其重大作用。《智能电表远程状态评价风险筛查技术规范》的制定,构建了一整套“风险评级+质量抽查+现场校验+实验室判定” 的智能电表计量技术体系,实现了电表计量管理方式从“随机抽测到风险评级,从离线检定到在线校验”的转变。提升了计量技术和监管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合理性,对于改善能源服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仪表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32024科学仪器开发者大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中自动分析或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场活动成功召开
7143万元,甘肃省酒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购光离子化检测仪、紫外烟气分析仪等仪器
8新疆理化所提出基于电子效应调控探针识别方式的GHB特异灵敏双模检测策略
13Aerotech 发布激光扫描振镜的新控制功能,提高高精度激光加工的产能和质量
16普源精电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46.08万股,金额1499.87万元
20220.6万元,昆明海关后勤管理中心采购酶标仪、蒸馏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
214793万元,福建省地震局采购多平台激光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声速剖面仪等仪器
22汇川技术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60.18万股,总金额3663.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