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网络谣言“其疾如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如风起云涌迅速蔓延;“其漫如毒”,能在微博、微信群病毒式传播,社会影响面广;“其害如虎”,各种谣言来源复杂、内容广泛,社会危害性大。网络谣言泛滥不止,将极度影响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抓好网络谣言治理是稳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核心关键是维护风清气正网络生态环境的核心要义,是实现社会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网络政治谣言、网络灾害谣言、网络恐怖谣言、网络犯罪谣言和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盛行,这些谣言都导致公众恐慌,社会治理成本增加,政府公信力下降。我们一定要要以“重典治乱、猛药去疴”的决心,打击网络谣言,共同打造晴朗网络环境。
“政治”强引领,提高思想认识稳固意识形态阵地。“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第一位的,七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摆在首位的,加强网络谣言治理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意识形态领域谣言的危害,认清境外敌对势力网络谣言渗透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通过开展清朗行动,持续组织和开展网络正能量宣传,抵御境外势力侵袭,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引导网络生态向好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倡导主流思想舆论,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生态,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法治”做保障,以法治保稳定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要把网络谣言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确保网络环境既安定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一要坚持科学立法,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要认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细化本地政策法规。二要坚持严格执法。要着力改变当前在网络谣言治理方面的多头执法现状,将涉及网络谣言治理和网络信息规制的职权进行适度整合。对于网络谣言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理。三要坚持公正司法。在司法工作中既要考虑到群众的,还要强化执法的权威性,防止产生冤假错案。
“自治”增活力,强化社会共治培育文明健康环境。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要求我们一起努力。一方面,媒体要担负社会责任。当前不少媒体为了博得流量,利用普通老百姓的“猎奇心理”,有意识地去搜寻各种奇怪信息。官方媒体要发挥正面引导作用,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部门要定期对媒体发布的网络信息进行真实性核查,对不良媒体要采取果断措施。另一方面,广大群众要提高鉴别能力。广大网民要自觉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让谣言的土壤干涸,让事实的真相彰显。遇到网络信息,要自觉多查看官方信息,加强核对验证,消除“猎奇”心态。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互联网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只要我们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就一定能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精神家园。